【獸醫師開講】犬貓心絲蟲知多少?一次解答:傳染途徑、症狀、如何預防。
1. 什麼是心絲蟲/心絲蟲症?
心絲蟲(Dirofilaria immitis)是寄生在寵物心臟和肺動脈的一種寄生蟲,成蟲呈白色線狀,蟲體甚至可達30公分。
「心絲蟲症」為經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線蟲所引起的疾病。心絲蟲寄生在寵物的心臟、肺臟和相關血管中,破壞心肺組織,影響血液循環,進而損害其他器官。
犬貓均有可能被感染,發育成熟的心絲蟲,在犬隻體內存活期可達5~7年,貓咪體內可存活2~3年。
2. 心絲蟲的感染途徑?
蚊子叮咬染病帶原犬貓,吸入其血中的幼絲蟲,幼絲蟲在蚊子體內發育成為感染仔蟲,此時蚊子就具有感染能力。
帶原感染蚊再次叮咬健康犬貓,仔蟲進入犬貓的皮下組織,透過血液循環到達右心室及肺動脈並寄生,約180天後發育為成蟲,造成心肺傷害,甚至死亡。
3. 心絲蟲會傳染人類嗎?
心絲蟲症是屬於「人畜共通傳染病」,所以答案是「會」!
近十年來,在美國與日本已發現多起心絲蟲寄生於人體之案例,雖然人體不適合心絲蟲生存且危害不大,但是偶爾也會在人體肺臟、體腔皮下部位造成結塊腫塊,影響健康,甚至被誤診成肺癌!所以必須慎防此種人畜共通傳染病。
《補充說明》患有心絲蟲的犬貓「不會」直接傳染健康毛孩!傳染必須藉由宿主「蚊子」。
4. 心絲蟲對寵物的威脅有多大?
依據北市家畜衛生檢驗所以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流行病學調查,自民國79年迄今,針對室內犬、棄犬及流浪犬病原調查顯示,其檢出率已達50%,並逐年增加中,顯然成為犬隻重要傳染病!
2015年中華民國獸醫內科醫學會,針對臺灣13縣市的2,064隻家犬,進行心絲蟲盛行率調查*,發現臺灣每4隻未進行預防心絲蟲的狗狗,就有1隻狗狗感染心絲蟲。
完全居住室外且沒有進行預防的狗狗,有將近一半的機率感染心絲蟲!南部及東部盛行率更高達四成以上。
即使是完全不出門的室內犬,蚊子也可能飛進家中,心絲蟲感染率則有7.5%。
臺灣一年四季都有蚊子,無論是室內或室外,隨時都有被叮咬而感染心絲蟲的風險,預防心絲蟲必須每個月持續不間斷,才能遠離心絲蟲疾病唷!
5. 感染犬心絲蟲臨床症狀?
感染犬心絲蟲的犬隻會有下列症狀:
(1 )初期:食慾減退、精神不振、咳嗽
(2) 中期:消瘦、運動耐力降低、活動易喘息、易疲倦嗜睡
(3) 末期:貧血、腹圍漲大(腹水症狀)、呼吸困難、後腿水腫(後腔靜脈栓塞),黃疸、心肺肝腎功能衰竭,末期死亡率甚高。
有些毛孩感染初期症狀多屬輕微,甚至沒有任何臨床症狀,直到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時,病情可能已相當嚴重。
另外,感染心絲蟲若影響心肺功能,即便治癒,可能也已造成器官不可逆的永久性損傷。
6. 如何預防犬心絲蟲病?
(1) 平時清潔居家環境衛生,並免蚊蟲孳生,減少寵物被蚊蟲叮咬的機會。
台灣法規規定,心絲蟲預防藥歸屬於「動物用藥品」,不得於網路上販售。
可至各大動物醫院由獸醫師開立處方籤後購買,或有申請「動物用藥品販賣業許可證」的寵物用品專賣店購買。
7. 心絲蟲症可以治療嗎?
可以。請向獸醫師專業診斷諮詢其療程及相關注意事項。
但心絲蟲治療療程相當複雜,也依寵物臨床狀況不同而有所差異。
治療花費相對昂貴,毛孩也需要承擔治療風險,同時,嚴重感染已造成永久性的傷害。